什么是骨髓炎?-龍氏民族醫診所瀏覽數:598次
骨髓炎為一種骨的感染和破壞,可由需氧或厭氧菌,分枝桿菌及真菌引起。骨髓炎好發于長骨,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或由于外傷或手術引起的穿透性骨損傷部位。兒童最常見部位為血供良好的長骨,如脛骨或股骨的干骺端。 骨髓炎是化膿性細胞侵入骨組織所引起的一種骨感染性疾病,往往反復發作多年不愈,嚴重影響患者身體健康和勞動能力,又是會因并發癥而致終生殘疾,歷代醫家一直視為難治之癥,近年來,我們采用手術治療骨髓炎,取得了較高的有效率。 骨髓炎病因 感染由血源性微生物引起(血源性骨髓炎);從感染組織擴散而來,包括置換關節的感染,污染性骨折及骨手術。最常見的病原體是革蘭陽性菌。革蘭陰性菌引起的骨髓炎可見于吸毒者,鐮狀細胞血癥患者和嚴重的糖尿病或外傷患者。真菌和分枝桿菌感染者病變往往局限于骨,并引起無痛性的慢性感染。危險因素包括消耗性疾病,放射治療,惡性腫瘤,糖尿病,血液透析及靜脈用藥。對于兒童,任何引起菌血癥的過程都可能誘發骨髓炎。 臨床表現 骨髓炎是指化膿性細菌感染骨髓、骨皮質和骨膜而引起的炎癥性疾病,多數由血源性引起,也多由外傷或手術感染引起,多由癤癰或其他病灶的化膿菌毒進入血液而達骨組織。四肢骨兩端最易受侵,尤以髖關節為最常見。臨床上常見有反復發作,嚴重影響身心健康和勞動能力。急性骨髓炎起病時高熱、局部疼痛,轉為慢性骨髓炎時會有潰破、流膿、有死骨或空洞形成。重癥患者常危及生命,有時不得不采取截肢的應急辦法,致患者終生殘疾。
上一篇: 骨髓炎是潰瘍癥中的嚴重疾病嗎?
下一篇: 龍氏民族醫診所為您介紹:骨髓在人體的作用
|